如何理解商品和服務CPI分化加深?
事件: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24年12月通脹數據,CPI同比0.1%、前值0.2%、預期0.1%、環比-0.1%。CPI內部結構進一步分化:消費品CPI走弱(-0.1pct至-1.4%)、服務CPI回升(+0.1pct至0.5%)。PPI同比-2.3%、前值-2.5%、預期-2.3%、環比-0.1%。
核心觀點:12月CPI維持低位、結構分化加深,商品CPI走弱、但服務CPI改善。
12月PPI環比仍然為負,煤炭、鋼鐵等大宗價格回落與中下游產能利用率偏低仍對PPI恢復構成掣肘,相應壓制商品CPI。12月氣溫偏暖,煤炭新增需求有限,煤炭價格回落幅度較大(環比-6%),煤炭開采PPI環比-1.9%;鋼鐵價格亦有回落(黑色壓延PPI環比-0.6%),測算大宗價格拖累PPI環比-0.1%。同時中下游產能利用率持續偏低,中下游PPI持續超跌,核心商品PPI同比下行(-0.1pct至-1.4%),也對商品CPI構成壓制。
12月以舊換新政策雖推動消費量改善,但CPI核算的是補貼后的價格,上述政策反而會對CPI讀數形成壓制。12月核心商品CPI同比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至-0.1%,處于近8年最低水平附近,反映核心商品PPI回落與補貼政策的影響。結構上,家用器具CPI同比下行0.2個百分點至-3.3%。
氣溫偏高及生豬出欄增多令農產品價格走低,進而使食品CPI“超季節性”回落。12月,食品CPI環比-0.6%、明顯低于季節性(0.8%)。一方面,由于12月氣溫偏高,農產品生產儲運好于往年極端天氣影響的程度,鮮菜、鮮果供給充足,兩者CPI環比分別為-2.4%、-1%,均顯著低于季節性。另一方面,生豬存欄壓力有所緩解,供給回升推動豬肉價格回落,豬肉CPI環比-2.1%、降幅超過季節性(-0.9%)。
但對比之下,服務CPI受上述擾動較小,消費券不會壓制服務價格,促消費政策對CPI的支撐更多體現在服務領域。非房租核心服務CPI環比0.1%、略好于季節性。結構上,飛機票價格由上月下降8.6%轉為上漲4.6%。與此同時,消費品中的在外餐飲CPI環比(0.4%)略好于季節性,同比上行0.4pct至2.2%,消費券不會拖累菜單價格。
展望:促消費政策加碼,但傳導機制不同,未來通脹回升預計延續“K型”特征。消費品CPI或仍面臨約束。其一,中下游產能利用率偏低、大宗價格偏弱,仍從供給側傳導鏈條約束核心商品CPI。其二,以舊換新政策擴容對消費量構成支撐,但會壓制商品CPI讀數。對比之下,服務CPI有望呈現相對更積極的回升態勢。未來兩月需要關注春節錯位帶來的CPI短期大幅波動,1月CPI或單月沖高至0.7%左右,但2月有相應的回落壓力。
常規跟蹤:食品CPI明顯回落,服務CPI則有回升。
食品與餐飲:天氣等供給因素擾動下,食品CPI超季節性下滑。12月,食品CPI環比-0.6%、降幅超2017年來平均水平(0.8%),同比由上月上漲1.0%轉為下降0.5%。結構上,鮮菜、鮮果、豬肉同比分別較前月回落9.5、2.7、1.2個百分點至0.5%、-3%、12.5%。
非食品消費品CPI:消費品CPI走勢分化,交通工具用燃料價格邊際改善,但交通工具等價格小幅回落。非食品中,交通工具用燃料12月CPI同比邊際上行4.1pct至-4%,水電燃料同比持平前月(0.3%)。但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別下降4.7%和6.0%,交通工具12月CPI同比仍在低位(-4.2%)。
服務CPI:出行需求回升,核心服務CPI略好于季節性。12月,整體服務CPI同比較前月小幅回升0.1個百分點至0.5%。出行需求增加,核心服務環比0.1%,同比較前月回升0.1pct至0.8%,結構上旅游CPI同比較前月回升0.1個百分點至-0.1%。
風險提示
食品供給超預期偏緊,能源供給超預期偏緊。
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jshp.com/post/3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