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焦慮:特朗普上臺,有些國家將和中國抱團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再過10天,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所提名的邁克·沃爾茨即將接替現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杰克·沙利文的職位。即將離任之際,沙利文于當地時間1月10日舉行了一場有關介紹拜登政府亞洲政策的簡報會,欲向媒體記者總結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所謂“持久承諾”(enduring commitment)。
據香港《南華早報》1月11日報道,沙利文在這場簡報會上擔憂,如果新一屆特朗普政府偏離拜登政府在該地區推行的政策,那么將把一些“印太國家”推入中國的懷抱。“我確實擔心,有關美國在盟友和伙伴中的可靠性和持久力的質疑,將導致一些國家說,‘也許我們需要對中國搞對沖策略’。”
“這是一個真正令人擔憂的問題,所以我希望當新政府上臺時,他們能夠發出明確的信息,表明連續性、實力和承諾……并且他們想要鞏固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地位。”沙利文向特朗普這樣隔空喊話道。
事實上,一些媒體和分析人士也已經注意到,比如,特朗普一再“冷落”日本首相石破茂,可能促使他向中國靠攏。自去年10月就任以來,石破茂已經數度談及對華關系,并表達訪華意向,引發外界關注和猜測。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資料圖
《南華早報》指出,在沙利文發表這番言論之前,特朗普近段時間發表了一系列的說法,表明他將尋求一種“積極擴張”的外交政策,而這種政策幾乎沒有考慮到一些美國盟友的主權,包括建議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收購”丹麥自治領土格陵蘭島,以及在保衛烏克蘭問題上的模棱兩可立場。
此外,特朗普還對其他共同防御協議持越來越批評的立場,甚至在競選演講中放話稱,俄羅斯應該攻擊那些沒有履行國防開支承諾的北約成員國。
然而,沙利文卻樂觀地聲稱,在“印太地區”對抗中國的努力是得到了美國國會廣泛的兩黨支持的,一些所謂的“民主盟友”和“印太地區”的其他國家正在越來越多地主動合作,以實現這一目標。
他宣稱:“如果你看看周圍其他國家的關系,比如澳大利亞、印度、日本、菲律賓,以及一些正在以更大程度與這些國家接觸的新參與者,比如越南,你就會發現,拜登政府留下的遺產之一將不僅僅是讓美國加強與這些國家的關系,而且還在于讓志同道合的‘民主盟友和伙伴’……看到共同的挑戰。”
就在同一天,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也發表了類似的言論,吹噓拜登在任期內鼓勵了“印太國家“相互加強協作,聲稱美國的盟友正加大自身以及集體防御方面的投入,與美國以及同盟之間的合作更加深入,并部署了更多先進戰力。
她還大言不慚地援引去年加拿大和德國的軍艦穿越臺灣海峽的事例聲稱,美國并非唯一一個希望穩定和繁榮戰勝混亂和沖突的“民主國家”。
對于這些外國軍艦穿越臺灣海峽,中方此前曾嚴正指出,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問題不是什么“航行自由”問題,而是事關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臺灣海峽內水域從兩岸向海方向依次為中國內水、領海、毗連區和專屬經濟區,根本不存在所謂“國際水域”。中方尊重各國依據中國法律和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在相關海域享有的航行權利,但堅決反對他國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挑釁、危害中方主權和安全。
美方一邊攪動亞洲地區的緊張局勢,一邊卻又“裝起了無辜”,希克斯還強調,美國“沒有試圖脅迫或施壓”中國。她聲稱:“我們并沒有,也沒有理由與中國進行一場旨在爭奪全球霸權的意識形態斗爭。”
《南華早報》稱,拜登政府一直將所謂“同盟和伙伴關系”作為其外交政策的基石,重振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倡議,并制定了新的倡議,如“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
而如今,拜登政府的官員們,在炒作渲染“民主國家”之間協作壓制日益強硬的中國這一話題時,也談到了同中方對話的必要性,以及避免直接爆發沖突的方法。
例如,當被問及日本最近為穩定對華關系所做的努力時,沙利文表示,他支持這種接觸。“我們不會告訴我們的盟友,為了維護與中國的穩定關系,你們不能舉行領導人級別或非常高層的重大峰會。”
值得一提的是,尋求在特朗普上任前與其接觸卻屢遭冷遇后,日本首相石破茂暫緩訪美,還公開表態說“訪華極為重要”,引發外界猜測。
《南華早報》1月10日報道稱,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一再“冷落”石破茂,或促使他向中國靠攏。日本國內不少聲音擔憂此舉將削弱日美關系,另有人認為,石破茂的實際目的是在中美緊張關系中為日本謀利。不過,后者也引發了美國影響力會被削弱、其亞太政策會面臨新的復雜性的擔憂。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jshp.com/post/3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