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丟掉幻想準備戰斗,特朗普反倒是‘法寶’”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再過一周就將正式重新執政,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中美關系勢必再度迎來考驗。面對特朗普2.0,中方將如何應對?
當地時間1月13日,《華盛頓郵報》援引多名中外專家學者指出,中國已經發出信號嚴陣以待特朗普,近期一系列行動表明,中方準備在與特朗普“正面交鋒”,在加劇的外交和貿易僵局中采取迅速而有力的行動。
比如,在貿易領域,中方對于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不會手軟;在戰略資源領域,中方已出臺多份文件“未雨綢繆”;在軍事領域,中方更是沒有坐以待斃,無論是正式下水的“四川艦”還是網傳的最新型戰機,都引發高度關注;而在外交方面,中國所在的金磚國家集團,中國同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美國盟友的關系,也開始有所“回暖”。
“特朗普1.0對中國的打壓,讓中國丟掉了對美國的幻想,加強了中國的團結。”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長王文表示。他補充稱,中國應該將特朗普的回歸“為我所用”,視為推動技術發展和接觸國際伙伴的一項“法寶”(magic weapon)。
“對中國來說,貿易戰只是與美國競爭的更大戰略格局中的一小部分,特朗普(執政時期)只是這場競爭的一個階段。”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則認為:“(中美)長期博弈在于如何獲得戰略上的優勢。”
2019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著關稅表。美聯社
《華盛頓郵報》指出,美國國會參議院即將就特朗普的內閣人事提名舉行關鍵的確認聽證會,其中不乏許多“對華鷹派”,而在另一邊,中國正采取“強硬立場”加以應對。
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揚言,如果他當選總統,將立刻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達60%至100%的新關稅。勝選后他又威脅稱,將在上任后首日,對來自中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10%的額外關稅。
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曾向觀察者網表示,針對特朗普的關稅手段,中國有應對經驗。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中方使用了兩種反制方法成功應對。第一是同等力度、同等比例;第二是打蛇要打七寸,對他們特別需要的產品,例如稀土,采用出口高關稅。
繼去年12月3日發布關于加強相關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的公告后,今年1月2日,中國商務部又發布了一份文件,提議對用于制造電池組件和加工關鍵礦物鋰和鎵的一些技術實施出口限制。
去年年末,中方發布一系列重大軍事成果,包括自主研制建造的076型兩棲攻擊艦首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上海舉行。而在12月26日,(外界普遍猜測是六代機)的視頻和消息也引人關注,雖然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但歐美軍事專家對此的熱烈討論始終沒有停歇。
視頻截圖
新年伊始,印度尼西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還有多個國家成為金磚伙伴國,中方對此表示了歡迎。近期,日本首相石破茂也已數度談及對華關系,并表達訪華意向,中日關系似乎有“回暖”跡象,而日本正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內重啟的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重要成員國。
《華盛頓郵報》稱,盡管中國在多個領域展現了強勁實力,但仍為對話和達成協議敞開了大門。“中方正在蓄勢待發,等待特朗普就職后對華采取多大力度、多迅速的行動。”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專家尼爾·托馬斯(Neil Thomas)說道。
報道認為,中方這次的“大膽立場”與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截然不同。當時,中國在貿易爭端初期仍避免針對美國企業或切斷關鍵礦產出口,更加專注于通過談判達成協議。
“在與特朗普打了四年交道后,中國對他有了更好的了解。”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學教授任曉說:“我們更加自信,準備更充分。”
《華盛頓郵報》認為,中國如今調整戰略的部分原因是,自特朗普離任以來,中美關系仍然持續緊張,這讓中方感到失望。
去年11月16日,中美兩國元首在利馬舉行會晤。雖然出席這次會晤的美國總統是拜登,但中方實際上也向當時已經勝選的特朗普劃定了四條“紅線”,涉及臺灣問題、道路制度、民主人權、發展權利,這是中美關系這座“大廈”的基座。如果美國向避免中方發起強烈反制,就不得跨越這些“紅線”。
一個月后,特朗普便表示,中國和美國可以合作“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他在當天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時說:“如果你想一想,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這很重要。”
上個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代表團時指出,下一步中美關系走向取決于美方的選擇,也有待雙方的努力,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一是穩定中美關系不動搖。中方反對美方在過渡期再次對臺軍售和擴大非法單邊制裁,敦促美方多做有利于穩定兩國關系的事情,也希望新政府走好未來4年中美互動的第一步。
轉載原創文章請注明,轉載自山東天桓計量檢測有限公司,原文地址:http://www.djshp.com/post/32560.html